研招宣传 | 首都体育学院体育人工智能研究院2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Gd4M6Mt7_cDL5dE3j-AHZg研招宣传 | 首都体育学院体育人工智能研究院2024年“体育工程学”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报名通知首都体育学院体育人工智能研究院2024年“体育工程学”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报名通知一活动背景首都体育学院体育人工智能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全国首个以体育人工智能命名的学院。自2019年成立以来,研究院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学术交流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国内和国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研究院目前有专任教师28人,其中包括教授6人、副教授13人、讲师9人,绝大部分研究型教师具有理工科背景的博士学位或博士后研究经历。研究院师资队伍中有国家级海外人才项目专家特聘教授1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1人、“中国冰雪科学家”1人、北京项目专家特聘教授1人,此外还有校内外兼职教师、客座教授30余人。为了增强国内高校相关专业本科生对首都体育学院体育工程学学科的了解,促进学科后备人才的培养,特举办2024年“体育工程学”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二活动地点首都体育学院(北京)三日程安排时间:2024年7月6日(星期六)具体日程安排如下:四申请资格1.主要面向综合表现优异的2025届本科生,同时欢迎成绩优异的往届生参加。本科阶段专业为计算机、电子信息、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力学、机械、仪器、数学、物理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技术等相关专业优先;2.思想品德良好,身心健康,遵纪守法,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无任何考试作弊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未受过任何处分,应届生须在2025年8月前能正常毕业并获得相应学位;3.对体育工程学有浓厚兴趣,具备开展科学研究的潜质;本科阶段有论文公开发表等科研成果或在全国重大竞赛中获奖,或大学英语六级达到合格成绩的,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入营。五激励政策1.研究院将通过综合考核方式选拔“优秀营员”,并统一颁发“优秀营员”证书;2.对于获得所在院校2025年研究生推免资格的优秀营员,我校将根据招生规模和2025年推免阶段复试的成绩排名依次录取,额满为止;对于未获得所在院校推免资格的优秀学员,参加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且第一志愿报考我院,初试成绩达到首都体育学院体育工程学专业进入复试分数基本要求且参加复试,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六申请流程01网上报名申请人须在2024年6月28日12:00前报名。报名链接:https://www.wjx.top/vm/YYFYavx.aspx#1.在线填写《首都体育学院体育人工智能研究院2024年“体育工程学”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报名表》。2.将以下材料合并为一个PDF文件上传:(1)学生证(加盖注册章);(2)在读证明(加盖院系公章);(3)本科成绩单与年级成绩排名证明(由学校教务处或院系盖章);(4)外语水平证明(英语四六级、GRE、托福、雅思等外语考试成绩);(5)发表论文、专利、获奖或资格证书等材料。02公布录取入营结果研究院审核报名材料,根据学生综合情况择优确定参加夏令营的人员名单,于7月1日前通过“体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微信公众号(微信号:sport-ai)公布入营名单,并向入选营员发送通知邮件。入选营员须在7月3日17:00前回复是否参加,逾期未回复者视为自动放弃资格,名额由候补申请者递补。未接到入营通知的同学为未入选,不再另行通知。七联系方式联系人:党老师咨询邮箱:iais@cupes.edu.cn联系电话:010-82099483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11号首都体育学院体育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院网址:https://iais.cupes.edu.cn/研究院微信公众号:八其他说明体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将为营员统一购买夏令营活动期间的意外保险,并统一安排营员夏令营期间的午餐。参加夏令营的交通和住宿费用由营员自理。附件:1.体育人工智能研究院简介 2.体育人工智能研究院招生和人才培养情况首都体育学院体育人工智能研究院2024年6月4日附件1体育人工智能研究院简介(一)研究院介绍为促进体育与人工智能相互赋能,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应用,首都体育学院于2019年8月正式成立了体育人工智能研究院(Institut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Sports, 缩写IAIS),旨在面向体育工程领域,阐明运动促进健康的理论机制,发展体育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构建世界一流体育人工智能科研平台,形成总体规模适中、创新能力卓越的师资队伍,培养特色鲜明、体工双优的高素质人才,产出符合国家战略、满足社会需求的科研成果。自成立以来,研究院各学科方向迅速发展,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整体办学水平持续提升。逐步形成了运动生物力学、科学运动与智能测试分析、运动智能感知与分析、运动医学工程等研究方向。研究院目前有专任教师28人,其中包括教授6人、副教授13人、讲师9人,绝大部分研究型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后研究经历。研究院师资队伍中有国家级海外人才项目专家特聘教授1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1人、“中国冰雪科学家”1人、北京项目专家特聘教授1人,此外还有校内外兼职教师、客座教授30余人。研究院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军民融合项目、国家体育总局和北京市教委横向委托项目等,获批多项发明专利及其它知识产权类成果,被北京市科委认定为高精尖技能提升培训机构(人工智能方向)。此外,研究院与国内外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保持着广泛的学术交流。研究院积极开展院内外学术报告会,主办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携带自主研发设备参加品牌科技展览。未来,研究院将继续秉持学校“体医工”融合创新发展的办学思路,围绕“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立足首都“四个中心”城市定位,与学校原有体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深度融合,聚焦竞技体育、大众健康和学校体育等三大领域的“卡脖子”问题,打造集科技创新、工程应用、成果转化、产业提升、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七位一体”的国际一流高精尖创新平台和体育工程研究中心。(二)研究方向1. 运动生物力学针对人体运动中运动表现提升和运动损伤预防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骨骼、肌肉、韧带等生物组织的力学特性以及相关细胞、分子的生物力学机制,并在体育训练、运动康复、大众健康等领域开展应用实践。2. 科学运动与智能测试分析针对运动表现提升和运动促进健康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健身行为高精度监测、动作模式和姿态识别、人体空间定位与跟踪、生物信号识别与分析、运动数据智能分析、运动方案智能生成等相关研究,实现科学化运动训练和科学健身。3. 运动智能感知与分析研发运动和健康关联的多维度数据采集、传输、治理和分析需要的关键技术和智能装备,建设由传感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组成的运动传感网系统,研究个体差异化为特点的“运动促进健康”相关科学问题和解决方案,并实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4. 运动医学工程针对运动人体科学和运动医学中的前沿科学问题和重大需求,研究运动医学中的理论和机制,应用工程技术实现运动医学中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开展运动数据、人体机能数据、多组学数据、医疗和健康数据的融合分析和数据挖掘,建立以运动医学数据为核心的安全共享平台,促进精准运动训练和精准运动医学的发展。附件2体育人工智能研究院招生和人才培养情况2022年11月,首都体育学院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体育工程学”成功获批,自2024年起正式招生。2024年体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共招收体育工程学(专业代码:0403Z2)学术型硕士29人。2025年招生计划预计于2024年9月通过《首都体育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公布,接收推免生数量不超过我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50%。近年来,研究院特色培养逐步成型,培养质量稳步提升。2020年以来,体育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生以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和合作作者身份发表期刊论文近30篇,其中SCI论文8篇、EI论文7篇、中文核心论文1篇;发表会议论文40篇,其中国际高层次会议论文5篇、国内高层次论文21篇。研究生积极参加全国第十三届体育科学大会,作为第一作者,共有11篇论文被录取;提交发明专利申请3项,授权3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1项,完成发明专利成果转化1项。研究院积极组建团队参加创新创业比赛,打造体育科技创新人才的”梦之队“。2023年,研究院团队先后参加“青创北京”2023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三等奖3项、在第二届“京彩大创”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3支团队获得“百强创业团队”荣誉称号、在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2020、2021级共3名毕业生获得“市级优秀毕业生”“校级优秀毕业生”荣誉,1名毕业生获得“优秀毕业论文”荣誉。